真空状态运行造成的机械密封渗漏
产生原因:泵在起动、停机过程中, 由于泵进口堵塞, 抽送介质中含有气体等原因,有可能使密封腔出现负压, 密封腔内若是负压, 会引起密封端面干摩擦,内装式机械密封会产生漏气(水) 现象.
解决方法:装配采用双端面机械密封, 这样有助于改善润滑条件,提高密封性能。
静环和动环的辅助密封件无弹性或者有的已经腐烂,造成了机封的大量渗漏甚至有磨轴的现象。
产生原因:高温、污水中的弱酸、弱碱对静环和动环辅助橡胶密封件的腐蚀作用, 造成了机械渗漏过大,动、静环橡胶密封圈材料为—40 , 不耐高温, 不耐酸碱, 当污水为酸性碱性时易腐蚀。
解决方法:对腐蚀性介质, 橡胶件应选用耐高温、耐弱酸、弱碱的氟橡胶。
机械密封件属于精密、结构较为复杂的机械基础元件之一,是各种泵类、反应合成釜、透平压缩机、潜水电机等设备的关键部件。其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取决于许多因素,如选型、机器的精度、正确的安装使用等。
作为密封装置的机械密封,组装在机器上后,其密封点有四个即:
(1)磨擦副端面之间;
(2)动环与轴(或轴套)之间;
(3)静环的密封圈部分
(4)法兰与密封箱端面间。
(注:轴肩垫或轴头垫一般算作泵的密封点,不计算在内)
为了防止这些部位的泄漏,保持运行的稳定,机械密封必须满足正确的使用条件,影响它的因素较多,一般要求做到:
(1)机械密封的使用、保管方法必须正确;
(2)安装机械密封的机器精度要满足设计要求;
(3)正确的安装、运行、停止、操作正确;
(4)故障及对其采取的措施恰当。
为此,对所有这些方面作详细的说明是不可能的,现仅就重要事项予以叙述,以达到机械密封的正确使用。
高压和压力波造成的机械密封渗漏
产生原因:弹簧比压力及总比压设计过大,当密封腔内压力超过3MPa 时,M74-135机械密封,会使密封端面比压过大, 液膜难以形成, 密封端面磨损严重, 发热量增多, 造成密封面热变形。
解决方法:装配机封时, 弹簧压缩量一定要按规定进行, 不允许有过大或过小的现象, 高压条件下的机械密封应采取措施。为使端面受力合理, 尽量减小变形, 可采用硬质合金、陶瓷等耐压强度高的材料,并加强冷却的润滑措施.